PC端下载
安卓端下载 安卓端下载
ios下载 ios下载
返回顶部
人工智能在法律行业的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 发表时间:2023/1/16 0:00:00
  • 阅读量:

人工智能在法律行业的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小智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1)

人工智能(AI)语言是一类适应于人工智能和知识工程领域的、具有符号处理和逻辑推理能力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能够用它来编写程序求解非数值计算、知识处理、推理、规划、决策等具有智能的各种复杂问题。


 (2)

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


一个时代为人们感受到的需求、主流道德和政治理论、对公共政策的直觉———无论是公开宣布的还是下意识的,甚至是法官与其同胞们共有的偏见,在决定赖以治理人们的规则方面的作用都比三段论推理大得多。

法律蕴含着一个国家数个世纪发展的故事,我们不能像对待仅仅包含定理和推论的数学教科书一样对待它。”

· 1880年 ·

霍姆斯《普通法》

Q&A


Q


人工智能可以做什么?

A


可以标准化的事项,以及大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Q


人工智能的局限性在哪儿?

A


无法标准化的事项,以及涉及情感判断的事项。

Q


律师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吗?

A


看你是什么样的律师。


以上这些问题和回答,2017年是7月28日-29日在杭州举行的“2017‘法律+科技’领军者国际峰会”中讨论最多的。多名一线法律界人士参与讨论,让关于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的讨论,不再仅是理论与预测分析,而是具体到当下日常法律工作的实务。


未来已来,人工智能已切实地应用于法律领域。在当下,对于律师和法务,人工智能在做什么?还不能做什么?


促进市场规模从800亿到5000亿:人工智能可以替代律师的部分

律师和法务是息息相关的两个群体。法律的作用之一在于预防,律师和法务的工作之一也是预防工作;一旦预防不了,就需要进行解决方案的设计与提供。法务可以参与谈判等前期工作,但到诉讼阶段,外聘律师免不了;非诉业务也需要律师介入。


绝大部分公司内部都会有一个案件管理系统,主要涉及律师/律所聘请、成本评估、审批流程等方面。对于国企等大型企业而言,原来的定向委托律所的方式亦将成为历史。据招商局集团高级法律顾问王春阁介绍:“以前基本上分成三种情况来处理,律师费用大于300万必须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来聘用律师;大于50万小于300万可以通过邀标竞价的方式来聘用律师;50万以下可以定向委托。但是从2016年7月1日开始,法律服务业要求上采购平台,定向委托这一项取消了。”

面对如此庞大的开销,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把貌似不可控性质的事件尽可能的将风险降到最低,把可规避的风险都规避,减少事后工作量和人、财、物的投入。

在这个过程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做以下的工作:

1、协助法务做合同审查,减少招聘繁琐流程。

当下,全民互联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为加强事前风险防御,减少有法务企业的法务人员的工作量和一些中小企业没有自己独立法务部门,又没有充足资金聘请法务人员或者专职律师做合同审查,企业专门制作了——智合同平台。线上审核仅需3秒钟即可完成,做出专业判断,合同风险,漏洞做细致批注和修改建议。有这一项技术,对于国有或者一些大型民营企业的法务人员来说大大的减少了工作量,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不仅节省了成本开支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2、协助法务处理原本需要外部支援的事项。

如果这个目标可以实现,那么所有的企业法律问题均可内部消化,天津道本科技开发了一套人工智能合同管理系统(闪电履约),可以对合同进行智能审核、管理、提供免费的多样化合同模板、政策N+1、在线的人工法律咨询服务,为企业解决时间、人力与成本难题。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成本投入,而且操作简单。实现统一在线的标准化管理方式


东方希望集团总法律顾问刘毅也说,随着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很多行业的数据和相关项目资料信息非常庞大,远远超出人类的极限。在企业日常经营决策报表里面,如果说没有信息化手段和科技手段作为辅助,可能每天要看100张报表;但是有了科技作为辅助工具,就能建立一套集成化战略管理模式,实现统一在线的标准化管理方式。

闪电履约可以解决庞大的合同审查和管理工作。实现统一在线的标准化管理。

以上只是提及了人工智能在法律行业中提现的一小部分的功能。

方广资本CEO洪天峰说,美国法律服务市场规模已达14000亿美金,而中国现在只有800亿,差距悬殊;而正因为此,我们可以期待,在技术的支撑下,未来十年中国法律服务市场会达到5000亿的规模。


法律不外乎人情:人工智能不能替代律师的部分

科技的进步总是能够不同程度地解放人类的双手,且一次比一次更深入、更细化。不过,目前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初级的、机械性的、标准化的事项可由人工智能取代,但是复杂的、因案而异的事项仍需律师的主观判断与处理。尤其是高端诉讼律师和并购律师,基本不可能被取代。霍姆斯法官的那一句“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也正是此意,技术主要依靠逻辑和代码,但法律并不仅是逻辑。所以,笔者的观点一开始就亮明了,人工智能并不能完全取代律师。

金光集团总法律顾问徐新林认为,还有一项也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工作:检讨与复盘。公司诉讼纠纷处理完结之后,事后分析发生的原因,是公司管理制度的问题还是人员操作的问题,能否通过制度完善进行预防等,是人工智能无法完成的。“人性是机器设备不具有的,人性里面有爱,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因而科技发展并不能取代律师,取代法务。”

诉讼像一场战争,需要不断进行演习,就刘海龙所在的企业会采取以下三种方式:

1、标的额100万以上的案子要求外聘律师出具诉讼策略分析报告;

2、对于重大案件或标的额高的案子要求外聘律师在庭审出具庭审提纲;

3、重大案件要求召开庭后复盘会。

或许在未来,1和2可以均有人工智能完成,但是3还需依赖律师本人,而这部分律师也绝对不会是现在的某些“万金油律师”。


可以说,某种程度上,人工智能也能对律师们进行“大浪淘沙”,完成“优胜劣汰”。当律师从汗牛充栋的法律条文等资料库中解脱出来之后,他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其服务对象,关注人本身,更好地连接法律和人。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法律与技术领域的双专业人才,一定是香饽饽。在刘海龙看来,技术驱动法律并没有多复杂,现在很多法律人都在借助办公App进行案件管理、客户管理、日程管理等,这个趋势不可逆转。他发现,“学法律的人和学技术的人在观念上最大的差异在于迭代思维,技术人员今天提交的还是1.0版本,过两天可能就是2.0版本了。所以,不管作为法务还是作为律师,如果我们真正掌握这些技术软件背后的迭代思维,相信对于提升管理与效率是很有帮助的。”

这对于法律人的启示是,加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不可否认科技给人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同时也有诸多不便。例如,手机较之于电话的便利之一是可以随身携带,但是在没有电量的情况下寸步难行,而电话仍能使用。因而,正确的方式是善用科技。


人工智能正在影响整个法律行业

这场由上海百事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事通”)和杭州钱塘智慧城管委会共同举办的峰会,邀请了英国大法官首席信息技术顾问Richard Susskind、IBM Watson Legal联合创始人、首席专家Brian Kuhn、汤姆森路透社法律集团市场信息部总监David Curle、Neota Logic亚太区总裁Julian Uebergang,以及来自国内法检两院、司法行政、BAT相关部门、法律科技企业的诸多人士与会。


《Tomorrow’s Lawyer: An Introduction to Your Future》的作者Richard Susskind是“法律+科技”界的教父级人物,其早在30多年前,也就是1986年,即预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将彻底改变法律服务模式。Susskind认为,技术将对法律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拆”,形成行业性的深度分工合作:资深律师将花时间在法律服务中更加高阶的部分,其他将交由第三方,真正实现法律服务效率与质量的双重提高。

作为本次“法律+科技”峰会的主讲嘉宾,Susskind进一步补充解释道:“许多法律人认为,机器永远不会像我们这样思考,永远不会像我们这样处理问题,它们最多只能机械复制专家的行为和思维方式罢了,这类想法其实是错误的。机器之所以能够超越人类,并不是因为它会复制专家的行为和思考能力,而是因为它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它们处理数据的规模,比所谓专家要大得多,也深刻得多。”

Susskind所设定的这种未来法律服务模式,部分已经实现了。美国刚刚发布一款软件可以快速完成一名律师36万小时的工作量,帮助客户省下上百万美元;而这些工作过去是需要律师手工完成的。放眼中国,也有如百事通研发的多角色协同SaaS法律服务平台等,在影响法律行业原来的行为模式,并且目前仍在持续创新与践行中。

对于未来“法律+科技”的趋势,腾讯研究院未来科技中心高级研究员曹建峰作了以下总结:

01

法律检索智能化;

02

法律文件自动生成格式文件;

03

案件预测;

04

机器人律师;

05

替代律所的商业方案;

06

在线法院;

07

律师评价体系;

08

用计算机代码和数据模型去表达法律。

活跃的市场竞争离不开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而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整个法律行业——未来已来。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无法查证出处,我们只做学习使用,如不同意收录请联系网站马上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

姓名:
手机号:
微信:
邮箱:
内容: